传统中式酒局再见!拒绝拼酒,小聚小饮才是Z时代的选择
年关将至,当酒局PTSD患者们开始转发各种“退出酒局告知书”的时候,酒局高峰期来了。这也恰恰说明,即便很多人并不喜欢酒局,但也阻挡不了酒局如期而至。
中国式酒局是权力者的玩物,比如近五年来中国最著名的“乌镇酒局”。最有代表性的是2017年王兴和刘强东组的“东兴局”,被视为商界传说,引起各行业大佬争相模仿。
但当我们把时代的聚光灯投射到平凡小人物的身上,酒局的另一面展开:在一个酒局上,权力者是刀俎,普通人都是鱼肉。
年轻保安之死和互联网酒局之死
侯明亮(化名)怎么都料想不到,4个人、4瓶55度二锅头,会结束他同事张军(化名)的一生。
据近日报道,深圳龙岗2名保安被领导劝酒,1人不幸去世,1人酒精中毒。
“酒局幸存者”侯明亮回忆,当晚他和同事张军值班,上司过来要求喝酒小聚,两人以上班为由拒绝了三次。晚上9点,上司和另外一个领导再次来到值班室,这一次侯明亮和张军推脱不掉。但他们没有想到的是,这一局,竟成了“永别局”。
张军身亡,从鬼门关回来的侯明亮,还躺在病床上便收到公司寄来的辞退通知书。
图/梨视频截图 尚未康复的侯某被公司辞退
时间往回推到两个月前的乌镇,发生了关于酒局的另一个极端的故事——互联网酒局之死。
第六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丁磊只给李彦宏打了电话。
吃瓜群众坐等的另藏玄机、暗潮汹涌的互联网帮派斗争,变成丁哥和李哥一起吃了顿饭——上了些红皮花生米、几盘家常菜,配酒也没点拉菲茅台,毕竟聊养猪这种话题,也就适合喝喝百威、喝喝江小白。
图/网络 2019互联网大会丁磊只找李彦宏吃了顿饭
互联网酒局到此为止,只活了五年。
从2014年到2016年,丁磊的局从8个人的小方桌,攒到了17人的大圆桌,其中包括搜狐张朝阳、腾讯马化腾、百度李彦宏、小米雷军、美团王兴、华为余承东、360周鸿祎等,除了马云,互联网的巨头都到了。
2017年丁局到达顶峰,当时丁局之大,得分批入场。丁磊虽然是江湖上和事佬,打造无公害人设,但网易的咖位终究还是低了一点。刘强东和王兴没耐心了,喝了两口便跑到隔壁的昭明书院,组了那场市值超5万亿的著名酒局——东兴酒局。
从谈笑风生的小方桌,到座次分明的大圆桌,乌镇互联网酒局早就变味了。“这个酒局(东兴酒局)是个利益局,恐怕不仅仅是聚会谈事那么简单,里面有太多的利益牵扯。”著名主持人、媒体评论人梁宏达断言。
互联网是一个商业规则相对透明的行业,人们靠技术、流量、营销夺天下。传统商业波诡云谲,酒局中牵扯着太多站队合作、利益交换,还有世俗的风花雪月,面子和套路比互联网圈暗黑一万倍。
互联网酒局故事中,更多人愿意写权力者的威风凛凛,而对比被劝酒的两位保安的故事,凸显的是酒局弱者的百般无奈。此时再回头寻找互联网酒局中弱势的一方,当他们端起酒杯直面“大佬们”的劝酒,一定没有大家意淫中那般享受。
中国式酒局,权力和面子的斗兽场
李安在拍《喜宴》时说,婚闹是中国长达5000多年性压抑的一种释放。那么,酒局就是盛行了5000年的“权力和面子的斗兽场”,劝酒、拼酒、斗酒,在这里反复上演。
从中国古代开始,酒局就是政治和权力催生的怪胎,常常是“埋伏五百刀斧手于帐后,摔杯为号”,然后就要杀人。项羽摆设鸿门宴与刘邦政治博弈;曹操和刘备煮酒论英雄;赵匡胤还比较友好,但套路值满分,宴请石守信,杯酒释兵权……
到现在,酒局依然关乎权力、地位、面子。
图/网络 京东年会,刘强东与员工“一口闷”
作家阿来说,权力和金钱引导着社会的消费方向,强制性喝酒、等级性喝酒甚至奢靡性喝酒非常普遍,这使得当代的酒桌成了利益交换的场所,“中国人喝酒跟风雅无关,跟风月有关。”这还不够准确,应该说跟“风尘”有关。
2019年,是属于刘强东的一年,他的酒局知名度远超马云的“首相局”。“他自带了16瓶酒,还另外点了很多啤酒,灌向席上唯一的女孩。”目睹劝酒全程的服务生告诉记者。
在轰动全国的刘强东性侵门事件中,被爆出的视频显示,3个小时的酒局,受害者被劝酒19次。“你们永远无法体会,一个21岁女孩坐在一群有权有势的中年男人中间有多么害怕!”事情过去大半年,女孩依然无法走出阴影。不管刘强东案的判决如何真相如何,但是劝酒灌酒也是事实。
为什么油腻中年男人这么热衷劝酒?甚至在你说了“酒精过敏”之后,还能若无其事地用“我帮你叫救护车”来堵死你的后路?
图/网络 某O字母开头智能手机品牌年会的醒酒区
领导们之所以热衷于劝酒,是想证明自己有权力,有合理的权力,也有不合理的权力。有权掌控你的私生活,有权摧毁你的健康,并且不允许听到一个“不”字。能够突破规则的权力,才能带给他们真正的快感。可以说,中国式酒局毁了年轻一辈对酒文化的信任感。
“有新闻说,有人喝醉在雪地里冻死。”一位00后在社交平台上埋怨,“从小看过叔伯兄弟们喝酒,长大后看到朋友同事领导们喝酒,真是深恶痛绝。”
找理由不喝酒?“没必要,我直接不喝!”
“在me too运动之外,中国也需要掀起一场‘谢谢我不喝’的运动,来抵制中国腐朽的酒局文化。”要敢说,要敢做。
“无法逃离这种社会环境和风气,只能寄希望于年轻一代快快长大,话语权在我们手里的时候,面对递过来的酒杯可以说一个不字。”
在各类社交平台#酒桌文化#话题下,充斥着年轻人的呐喊,面对酒局上的迂腐风气,年轻人开始说“不”。
奇葩说知名辩手姜思达采访过脱口秀演员、“暴躁95后”池子,聊起关于喝酒的话题。
姜思达问:“你为什么不喝?你不会觉得不喝好像也不太好吗?”池子眉头皱了一下,答:“很难理解为什么要喝啊,我就不找理由,我不过敏也不开车,我就是不喝。”
图/《仅三天可见》截图 著名脱口秀演员,“暴躁95后”池子
Z世代不理解也不想理解“劝酒拼酒”这种事,也难以理解为什么不得不喝,他们的表现与上一辈在酒局上当“刀俎上的鱼肉”刚好相反。
自古以来,中国人都讲究“礼仪”和“克制”,70后、80后跟长辈顶嘴的时候,哪怕你有理,你妈还不是会对你吼过一句“没大没小”?长此以往,这种“克己复礼”变成了“逆来顺受”。
所以,在酒局上,晚辈听长辈的,低位的听高位的,是不成文的规定。西晋时期,丞相的儿子石崇也热衷劝酒,不喝就砍人。有一次他劝当时扬州市长王敦喝,王敦不从,石崇当着他的面砍了三个倒酒人。
图/网络 石崇常让美人斟酒劝客,客人不喝就杀掉美人
在规则透明的互联网时代,即使不懂人情世故、不会处理社会关系,年轻人依然可以通过互联网用无数种方式展示自己的真才实学和个人价值,他们可以不靠维持“面子关系”去获得其他人的认可。
面子机制正在死去,羞耻机制上台
当年轻人无需通过酒局上的自我伤害式豪饮来挣脸面的时候,“面子机制”的分量就下降了。西方以“羞耻机制”为主导的交往方式正在影响我们。
这个羞耻机制说白了就是,少做让别人犯尴尬癌的事情,尴尬癌已经犯了,那就假装无事让尴尬程度降到最低,让大家都舒服点。
据说,在一次晚宴上那英与林志玲相遇,林志玲举杯致意。那英一口喝完整杯,也让林志玲喝完一杯,林表示喝不下这整杯酒。
那英不爽了:“你装什么装?你为什么不喝?”
“我喝酒会全身发红。”林志玲解释。
“你可是在北京!你不喝的下场是什么,你知道吗?”
林勉强干下那杯红酒,之后全身过敏尴尬离场。
图/《娱乐@亚洲》截图 那英谈劝林志玲喝酒的事情,并道歉
林志玲在国外上学多年,受国外的酒文化影响较多,老外们在宴会上“举杯示意”是一种表示礼貌的行为,喝不喝、喝多少看个人意愿,而在中国酒局上,举杯了你就得喝。
在这件事中,林志玲的社交方式是以羞耻机制为主导,通过羞耻感来控制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而那英明显以面子机制为主导,为了让自己面子过得去林志玲必须喝。这里是我的地盘,你得听我的,过敏也得喝。
“一个得体的社会是以羞耻心为基础的社会,而不应该是权势控制为基础。”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学者赵锋的观点一针见血。
图/《无法成为野兽的我们》截图 更文明的酒文化:为悦己而饮
在羞耻机制主导下,劝酒拼酒、烂醉如泥才是失礼。文明的饮酒文化正在从苏格兰、波尔多甚至从隔壁的日本传播而来,酒之于年轻人不再是风尘之物,开始与风雅有关。
年轻一代正在以小聚小饮取代中国传统围桌敬酒的场景,年轻人组的休闲局、轰趴局、吃鸡局、剧本杀局里,酒慢慢变成了渲染氛围的配角。
图/网络 全球女性创业者大会后,马云办了酒会
“组织这种酒局没有意义,大家吃吃饭很好,但是如果搞帮派斗争就不好了。”
马云也出来澄清,他的局其实是私人宴会,跟斗争无关,宴会也是请年轻人设计,选的都是更有氛围的葡萄酒。
当大家的逼格越来越高,逐渐地,长桌取代了圆桌,羞耻文化取代了面子文化,酒会取代了酒局。当然,中国酒企也在这方面展现了一定的自觉性。
老牌白酒泸州老窖,为了摆脱油腻中年的标签,复制了一套国际烈酒的喝法,白酒加冰喝、去酒吧喝、一个人喝等等,在年轻群体中刷了一把存在感。
图/网络 泸州老窖请影帝演绎“更有尊严”的喝法
再比如做年轻人市场的江小白,玩调酒、主张小聚小饮、把酿造基地建成有个性的“江记酒庄”,告诉年轻人,酒应该是助兴饮料,而不是油腻酒局上的的面子工具。尽管江小白不被看好,但是市场证明了这种做法。
图/网络 江小白江记酒庄一角,把酒文化做成了新青年文化
这种自由随心的喝法,令老一辈不解:“一98年小姑娘说江小白比茅台好喝,是我傻了还是江小白赢了?”
茅台没有输,江小白也没有赢,赢的是这个时代千千万万的年轻人——他们开始品茅台而不是拼茅台,他们开始谈论酒的香气和口感,他们开始因为愉悦、因为愉悦自己去喝,而不是为了苦苦维持他人的面子和自己的人际关系,一杯杯地给自己灌酒。
当拼酒变成品酒,当酒局变成酒会,当酒厂变成酒庄,酒局赋予酒的权力、面子终将被瓦解。
当每一个年关、每一场宴会,大家都拒绝劝酒拼酒时,中国式酒局必将淡出主流。
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 牛头梗